中心及黨支部負責人
中心主任:張雲 中心副主任:殷亞軍、黃威 【院黨(2024)02号】
支部書記:黃亮 支部組織兼紀檢委員:殷亞軍 支部宣傳委員:黃威 【院黨(2024)08号】
數字化成形與模具技術中心面向國民經濟中的重大需求,圍繞材料成形、模具技術領域的基本科學問題和學科前沿,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中心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獲國家發明專利百餘項,在國内外重要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千餘篇。中心的多項研究成果位于國際領先/先進行列,已在國内1000餘家企業、研究機構或高校中獲得應用,解決了航空航天、汽車、家電、機械等領域的成形制造技術難題,促進了行業技術進步,在國民經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數字化中心建有一支由知名教授領銜,老、中、青結合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6名、副教授6名、副研究員1名、講師6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心在材料成形過程模拟理論與方法、數字化模具設計制造技術、材料智能成形技術、先進複合材料成形技術、特殊能場下先進金屬材料成形技術等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
(1)材料成形過程模拟理論與方法:圍繞成形過程模拟的理論、方法及軟件,開展了材料在固态、液态條件下的形變(流變)規律和多場、多尺度下各因素間的耦合作用機制,構建成形過程的計算模型,建立快速精确的數值計算方法,為全面真實地掌握材料的形變規律及機理、組織結構演變和性能預測提供技術支撐。
(2)數字化模具設計制造技術:圍繞面向模具開發全過程的智能化設計、自動化制造、精益化生産過程優化控制的理論與方法,建立模具設計制造的數字化平台,開發出系列模具設計、制造與管理系統,克服模具開發過程中過于依賴經驗造成的低效率、低可靠性的瓶頸問題,使模具設計制造由經驗走向科學。
(3)材料智能成形技術:面向材料成形領域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需求,聚焦感知、控制、決策、執行等核心關鍵環節,突破材料成形過程智能監測、工藝在線優化與控制、在線質量自動化檢測、生産過程管理等關鍵技術,開展了首台首套裝備與系統研制。
(4)先進複合材料成形技術:面向航空航天、深海船舶、汽車等國家戰略領域和支柱産業新一代輕量化結構材料發展需求,開展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制備、成形工藝與裝備的研發,在大型構件整體化成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
(5)先進金屬材料成形技術:針對重型運載火箭、大型飛機、第三代核電站的大型高性能構件難變形、尺寸超大、結構複雜以及塑性加工難度極大的特點,通過特殊能場的主動調控,開展局部能場作用下大型高性能構件塑性成形基礎理論、工藝方法、技術裝備的研發;面向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電力傳輸設備等制造的輕量化需求,開展高性能闆材(高強鋼、高強鋁合金等)熱沖壓成形工藝與裝備的研發。

圖1. 中心獲得的國家科技獎勵

圖2. 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材料成形模拟軟件

圖3. 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先進闆材熱沖壓自動生産線